【生活知識】為什麼記得?為什麼遺忘?解開記憶力的祕密

為什麼有些孩子看過的內容全記得一清二楚,有些孩子卻老是忘東忘西、考試總是腦袋一片空白?記憶到底如何形成?我們有沒有辦法幫助孩子加深記憶,讓孩子在學習時更容易融會貫通呢?一起來看!

神經細胞,讓我們記住

我們看到的每一幅畫面、聽到的每一段聲音,或是開心、難過的感受,其實統統都會送到大腦裡。大腦就像一座超級製片廠,會將這些感受剪輯、儲存,最後形成記憶。而這些記憶的形成,靠得是「神經細胞」。

大腦裡的神經細胞負責處理我們接收到的各種資訊。當我們見到貓咪時,有的神經細胞會分析「形狀」,有的判斷「顏色」,有的則處理「氣味」⋯⋯然後每個神經細胞像手牽手一樣,把關於貓咪的一切組合起來,於是我們對貓咪的記憶就形成了!

 

忘得掉,才記得清楚

記得快樂的事當然好,但痛苦的事為什麼也會被記下來呢?原來記憶可以幫助我們「趨吉避凶」,讓過去的經驗幫助我們面對未來的挑戰。

既然如此,你或許會希望孩子能把上課的內容、師長的提醒全部牢牢記下來。但是,如果人真的「過目不忘」就麻煩了,因為這樣大腦很快就會沒辦法記住新的事情。我們必須透過「遺忘」,讓大腦幫我們省略許多不重要的雜訊,重要的事才能記得更清楚。

 

這四招,掌握超強記憶術

那麼,有沒有方法能讓孩子忘記雜訊、記住重點,加強記憶力呢?試試以下四招,讓孩子掌握「超強記憶術」!

 

第一招:邊讀邊測驗,加深記憶。讀一小段,就請孩子做幾題小測驗,這能讓大腦即時發現記得不熟的部分,在後續複習中強化這些連結,加深記憶。

 

第二招:運用不同場合,讓大腦忘掉雜訊。讓孩子在教室、家中、圖書館等不同環境複習。如此一來,大腦就會減弱環境的雜訊干擾,讓上課內容成為獨立記憶。

 

第三招:創造連結,替大腦留下線索。協助孩子為學習內容找出更多關聯,比如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,就能為大腦提供更多線索,相互連結。

 

第四招:放下手機、親身體驗。鼓勵孩子多多放下手機,用感官接收環境的聲音、香氣、光線等,可以形成更難忘的回憶哦!

 

當期雜誌

兒童雜誌第一品牌

《未來少年》114年3月號

記憶力大解密

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,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,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
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,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!


未來親子六星會員超回饋 立即加入

延伸閱讀

逛逛書店
立即訂閱
立即
訂閱
索取未來少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