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霸父母:「我並沒有逼迫孩子念書,反而都放任他」就跟考前我都沒讀書的同學一樣,千萬別再落入圈套了!

當你聽了太多這種假惺惺的話,不知不覺也開始責備起自己的孩子了。 「看看他,就算父母沒逼他念書,他卻還是那麼用功讀書,反倒是你在搞什麼啊?」 你絕對不能像這樣責備孩子,孩子聽到這句話,會摧毀他僅有的念書意志,千萬別落入圈套了!

拯救孩子的成績,現在還來得及嗎? 

孩子不喜歡念書,相信是許多父母煩惱的問題之一,似乎軟硬兼施也沒用,到底要我們怎麼做?究竟為什麼我們沒辦法讓孩子自動自發念書呢?在正式探討到念書對話方法之前,首先讓我們破解一下念書與努力這方面的錯誤觀念。

 

無論活到幾歲,都能夠逆轉學習 

我曾聽某位母親訴苦,她說自己的孩子已經十一歲了,現在才要開始養成念書習慣會不會太晚?大腦是不是已經定型了?我很常聽到家長這樣問我,我請你試著想想看,新聞裡是不是有些長者,到了六十歲後才開始念書,甚至順利取得了學位,那麼您的孩子現在才十一歲,開始培養念書習慣會太晚嗎? 

十一歲孩子沒辦法自動自發、培養良好的念書習慣,並不是他的年紀已經夠大,或是大腦已成型等因素,而是家長們沒有提升孩子的念書意志力。我將大部分家長分成兩派,一種是覺得孩子出生時,腦袋就已決定好會不會念書的「念書頭腦論」;另一種是小學前的學習成敗就已決定一切的「早期決定論」。 

「唉,為什麼別人的孩子聽一次就懂了,但我的小孩聽了好幾次聽不懂?」 

「我快氣炸了,他到底是像誰,那麼不會念書啊!」 

你也常常在孩子背後說著這種話嗎?老實說提倡「念書頭腦論」、「早期決定論」的教育觀念,根本是不負責任。有些父母認為「反正念書頭腦是天生具備的」、「已經到了這年紀等同沒救了」,雖然這樣想可以讓自身的責任變得輕盈無負擔,但是這種逃避責任的態度,對孩子的學習毫無助益。

因為不管到了幾歲,只要下定決心就能讓孩子自動自發念書,就算看起來晚了一步,也要先把「反正現在也辦不到了」這種想法給拋開,因為這個世界上是沒有絕對辦不到的事!

教育孩子最重要的,就是要他們別輕易放棄,父母千萬不能想著「這孩子已經來不及了」而放棄他,即使孩子看似遲了一點,但其實他正慢慢地跟上其他人的腳步,所以絕對不可以放開孩子的手,只要你耐心的引導他,孩子會用「耀眼的成長」來報答。 

 

教養的影響力,比天生智力更重要 

有些人認為,天生的智力是取決於孩子會不會念書的關鍵,甚至有時父母間爭吵,會冒出這句話「你自己連書都念不好,那孩子當然也是這樣。」當父母大聲對罵時,或是爸爸當著孩子面前數落媽媽時,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下,有辦法集中精神念書嗎?他們會有想讀書的心情嗎?當然不會,自然而然便對念書產生了負面情緒,並且會漸漸地提不起勁,就這樣展開了惡性循環。

其實人的幾種能力(智力、本性、態度、行動力)都是具有變動性的,所以不管遺傳因子怎麼樣,讓人會念書的多種因素中,天生的智力只佔極小部分。

你可以想像一下,某個孩子的家人全都畢業於哈佛大學,另一個孩子的家人則全部都沒有上大學,如果把這兩個孩子對調,從現在起的二十年後,這兩個孩子的未來會變成怎麼樣呢?事實上大家應該都能分辨出來,教養的影響力才是比智力更重要的因素吧?

念書並不是受與生俱來的智力所影響,家庭的影響力才是決定你會不會念書的重要關鍵。

我曾經看過這樣的例子,有位畢業於首爾大學的媽媽,她的三個兒子也全部都念首爾大學,每個家長都想知道,這位媽媽是用了什麼特殊的教育方法,來教育他的孩子?

但沒想到這位媽媽卻說:「我並沒有逼迫兒子念書,反而是採放任的教養方法」。聽到這裡,相信很多人會覺得家長沒有強迫念書,還能考上第一志願,是因為這孩子天生就有顆聰明的腦袋吧! 

事實上我認為,不用把這些父母的話全盤接收,因為父母都想讓自己的子女,看起來是最優秀卓越的人才。 「因為我責罵孩子並嚴厲管教,他才能進入首爾大學。」你有見過父母說 這句話嗎?我從沒見過這種人。 

「就算沒硬逼著他去念書,他也會自動自發認真念書呢!呵呵呵。」 

「唉唷∼我從沒有勉強他去念書,都是他自己主動念書的啊!」 

因為說這樣的話,才能更加突顯自己的子女是優秀人才不是嗎?當你聽了太多這種假惺惺的話,不知不覺也開始責備起自己的孩子了。 

「看看他,就算父母沒逼他念書,他卻還是那麼用功讀書,反倒是你在搞什麼啊?」

你絕對不能像這樣責備孩子,孩子聽到這句話,會摧毀他僅有的念書意志,千萬別落入圈套了! 

 

賦予孩子學習動機,就能自動自發 

我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,假設家裡有三個小孩,媽媽或許真的有可能「連一次也沒有」逼他們念書,但若長男考上首爾大學,其他二個孩子就不會感受到念書壓力嗎?就算媽媽是毫無野心的人,怎麼可能不會用既自豪又滿足的視線望向長男呢?老二、老三看著自己的媽媽跟老大的互動,他們會做何感想呢? 

假設連老二都考進首爾大學吧!那麼老么能夠感受不到念書壓力嗎?當然不可能,即使沒人叫他們去念書,他們也會覺得念書是必須該做的事吧?

就這點來看,你會發現要讓孩子自發性地去完成某件事情,必須讓他自己認為「這是必須得做的事」,唯有賦予這樣的動機,才會主動去做。 

教育是什麼?要怎麼做才能給孩子賦予動機?每當聽到「我完全不強求孩子做任何事,但他卻非常努力地把事情做好」這種話,其實可以想想「放任不管」的定義是什麼?

或許家長表面上看起來是放任不管,但其實總是有意無意的讓孩子認為,必須要去做這件事才行。

因此當你下次又聽到這句話的時候,請不要因為這樣而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,我想無論是哪種優等生的父母,都不會有人對孩子的學習放任不管。 

被稱為「日本教育之神」的村上綾一,他認為要讓孩子自動自發地念書,必須使用正確的方法:

就是要賦予他充份的自尊心,而父母平常對孩子所說的「一句話」,便有可能是讓孩子有自信的起點。

學會利用對話來增進親子關係,建立與孩子的信賴、培養孩子的念書意志。 

 

P o i n t父母的教養魔法 

孩子的學習能力並非取決於天生的基因,培養孩子的學習力永不嫌晚,只要憑著父母的一句話,就能讓他自動自發,開心地念書學習。 

 

摘自 崔璨薰《父母都該學會的聰明嘮叨術》/ 橙實文化


親子溝通專家 崔璨薰

長期下來解決了許多父母苦惱的親子關係、教育問題,他發現大多數父母很常因為說錯話,導致孩子的主動學習力下降,甚至對念書產生敵對意識。

 

Photo by Annushka Ahuja from Pexels

數位編輯:吳佩珊

本站提供網路意見交流,以上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,不代表未來親子學習平台立場
成為未來Family Line好友,看更多教養好文及最新教育資訊喔!


未來親子六星會員超回饋 立即加入

延伸閱讀